编者按
2015年的环境质量状况如何?日前,全国部分地区晒出了各自的“成绩单”,对2015年大气、水、噪声等环境质量做出了总结。
部分地区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大气、水、噪声方面,既有喜人成绩,也有令人担忧的情况和问题。
天津 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
本报记者郭文生 见习记者任效良天津报道 天津市政府近日公布的《2015年天津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自2013年国家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以来,天津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现下降趋势。
同2013年相比,2015年天津市SO2、NO2、PM10、PM2.5、CO、O3浓度分别下降50.8%、22.2%、22.7%、27.1%、16.2%、6.0%。
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通报了《2015年天津市环境状况公报》。2015年,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20天,达标率60.3%,同比增加45天,其中一级优的天数增加36天;重污染天气26天,同比减少8天。PM2.5平均浓度70μg/m3,同比下降15.7%;PM10平均浓度116μg/m3,同比下降12.8%;NO2平均浓度42μg/m3,同比下降22.2%。与2013年相比,2015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从145天提高到220天,达标率上升了20.3个百分点。
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引滦输水水源地于桥水库出水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南水北调中线输水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14年保持100%。全市82个水环境功能区断面中,劣Ⅴ类断面为54个,占比65.9%,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居住区、混合区、工业区昼、夜间噪声均值均符合国家标准。全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3.9分贝,全市建成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值为65.7分贝,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重庆 长江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
本报记者聂廷勇重庆报道 重庆市近日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5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92天,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三峡库区环境安全得到保障。
2015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15个监测断面中,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100%。长江支流总体水质为良好,79条河流146个监测断面中,Ⅰ类~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81.5%、10.3%、4.1%和4.1%;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占88.4%。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61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2015年,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92天,自2013年执行新标准以来增加86天。主城区环境空气中,SO2、CO、O3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PM2.5和NO2浓度分别超标0.24倍、0.63倍和0.12倍。其他区县仍按空气质量老标准评价,31个区县中PM10、SO2、NO2年均浓度均达标。
2015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6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6.4分贝。主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6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3分贝。
浙江 水质改善幅度历年最大
本报记者晏利扬杭州报道 浙江省政府新闻办、省环保厅近日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5年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浙江省地表水环境、城市空气质量均显著提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秀。
据浙江省环保厅厅长方敏介绍,2015年,浙江地表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根据221个监测断面统计,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断面占72.9%,同比上升9.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占6.8%,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全省列入劣Ⅴ类削减行动计划的7个省控劣Ⅴ类断面均实现削减目标。水质改善幅度为历年最大。
全省湖泊水库总体水质保持较好水平,水库水质总体优良,主要为Ⅱ类;湖泊水质较上年略有改善,其中西湖水质为Ⅲ类,东钱湖和鉴湖水质为Ⅳ类,南湖水质为Ⅴ类。
全省11个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8.2%,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平均为47μg/m3,同比下降11.3%。11个设区城市中,舟山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公报》显示,2015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43.38亿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8.35万吨,同比下降5.77%,比2010年下降18.82%;氨氮排放量9.84万吨,同比下降4.62%,比2010年下降16.91%。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53.76万吨,同比下降6.35%,比2010年下降21.35%;氮氧化物排放量60.74万吨,同比下降11.69%,比2010年下降28.81%。
江苏 空气质量达标率逾2/3
本报记者闫艳 范晓黎南京报道 江苏省政府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5年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公报》显示,与2014年相比,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年均浓度分别达到Ⅱ类和Ⅰ类标准,总磷年均浓度符合Ⅳ类标准,总氮年均浓度为1.81毫克/升,达到Ⅴ类标准。与2014年相比,湖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浓度保持稳定,总氮和总磷年均浓度分别下降7.7%和1.7%。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6.1,总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连续8年实现 “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目标。
2015年,江苏省列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83个国控断面中,水质符合Ⅲ类的断面比例为48.2%,Ⅳ类~Ⅴ类断面比例为49.4%,劣Ⅴ类断面为2.4%。与2014年相比,符合Ⅲ类断面比例增加2.4个百分点。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与2014年相比有所改善。全省环境空气中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58微克/立方米、96微克/立方米、25微克/立方米和37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和臭氧按年评价规定计算,浓度分别为1.7毫克/立方米和167微克/立方米。与2014年相比,除臭氧外,其余5项指标浓度有不同程度下降或保持稳定,其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12.1%,PM10年均浓度下降9.4%。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进行日评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66.8%,较2014年上升2.6个百分点,13个省辖城市达标率范围为61.8%~72.1%。
山东 100断面中仅1个未全面达标
本报记者周雁凌 季英德 王学鹏济南报道 山东省环保厅日前发布《2015年山东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山东省环保厅副厅长董秀娟介绍,2015年,全省COD、氨氮、SO2、NOx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12.8%、13.5%、18.9%、18.2%。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改善22.4%、18.1%、36.6%、14.6%。省控重点河流在2010年全部恢复鱼类生长的基础上,2015年底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实现了水环境质量连续13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标准(主要指标COD≤40mg/L,氨氮≤2mg/L)评价,100个省控断面中,仅济南市小清河辛丰庄1个断面水质尚未全面达标(COD达标、氨氮超标0.95倍),省控重点河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南四湖水质实现了从劣Ⅴ类向Ⅲ类的跃升。
2015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76μg/m3,同比改善7.3%;PM10平均浓度为131μg/m3,同比改善7.7%;SO2平均浓度为45μg/m3, 同比改善23.7%;NO2平均浓度为41μg/m3,同比改善10.9%。“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为214.7天,同比增加了15.1天;重污染天数为29.9天,同比减少了4.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7.46,同比改善7.9%。
河北 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近半
本报通讯员张铭贤石家庄报道 河北省政府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5年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5年河北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显著,水环境质量有所好转,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影响面广,辐射环境维持在环境本底水平。
《公报》显示,2015年全省11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190天,与2014年相比增加38天,与2013年相比增加61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平均为36天,与2014年相比减少30天,与2013年相比减少44天。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3个设区市的优良天数在250天以上。
在水环境方面,《公报》显示,河北水环境质量有所好转。2015年全省实际监测179个地表水监测点位,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水质断面占55.87%,与2014年相比提高了2.54个百分点;劣Ⅴ类占24.58%,与2014年相比降低了1.53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其断面超标率分别为39.1%、30.7%和30.2%。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以一、二类水质为主,总体水质较好。
在声环境方面,2015年,河北全省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是54.0分贝(A),比2014年升高了0.1分贝(A)。全省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值为66.6分贝(A),比2014年升高了0.1分贝(A)。2015年,全省影响昼间城市区域环境的噪声源为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施工噪声,分别占60.94%、25.65%、9.64%和3.77%。
四川 五城空气和六出川断面达标
本报记者王小玲 通讯员魏旭东成都报道 四川省近日发布《2015年四川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5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空气质量持续改善,6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公报》显示,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21个市(州)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80.5%,超标天数主要以轻度污染为主。其中,二氧化硫浓度连续5年下降,是前4年平均下降幅度的2.8倍,21个城市均持续达标;二氧化氮浓度连续两年下降,除成都超标0.33倍外,其余20个城市均持续达标;巴中等7个市(州)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达标,马尔康、康定、西昌、攀枝花、广元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达到国家标准。
五大水系中,长江干流(四川段)、金沙江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嘉陵江、岷江和沱江水系水质达标率分别为93.0%、53.6%和18.4%。137个国、省控监测断面中,有85个达标,达标率为62.0%。
9个湖库水质达标率为66.7%。攀枝花二滩水库、凉山州邛海、南充升钟水库为Ⅱ类水质;广安大洪湖、眉山黑龙滩水库、绵阳鲁班水库、资阳三岔湖、都江堰紫坪铺水库为Ⅲ类水质;受化学需氧量影响,资阳老鹰水库为轻度污染。
全省生态环境状况良好,雅安、乐山、巴中市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其余18个市(州)生态环境状况为良。181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以优和良为主,覆盖全省面积的99.8%,占县域数量的96.1%。
新疆 PM10降幅超一成 空气质量有所好转
本报记者杨涛利乌鲁木齐报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厅近日发布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5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群众环境权益得到维护,全社会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公报》显示,全区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9个城市中,阿勒泰、塔城、博乐和克拉玛依4个城市空气质量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占21.1%;乌鲁木齐等15个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占78.9%。全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0.2%。与上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4%和22.2%,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与上年持平,空气质量有所好转。
2015年,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总体水质为优,达标率为92.1%,与上年相比,增加0.2个百分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稳定。
监测的16个城市3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1.2%;监测的77个县城(区)8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2.1%。超标主要因子为硫酸盐、总硬度、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等天然本底指标。
在河流湖库水质方面,《公报》显示,全区河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优,湖库水质保持稳定。监测的78条河流169个断面中,Ⅰ类~Ⅲ类优良水质断面占95.9%,Ⅳ类轻度污染水质断面占2.4%,Ⅴ类中度污染水质断面占0.5%,劣Ⅴ类重度污染水质断面占1.2%。伊犁河、额尔齐斯河、阿克苏河、哈巴河、孔雀河等74条河流水质优良。水磨河、克孜河、博尔塔拉河和额敏河等4条河流的7个断面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磨河、克孜河下游断面为中度——重度污染,超标主要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
兰州 空气优良天比例近七成
本报讯 甘肃省兰州市环保局近日发布《2015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兰州市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2015年,兰州大气环境优良天数为252天,比上年增加两天,占全年总天数的69.04%。超标天数中,首要污染物6天为可吸入颗粒物,3天为臭氧。此外,去年兰州市饮用水水源总取水量和年达标供水量均为19591.46万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森林覆盖率为16.19%,城市绿地面积6615.6公顷。
兰州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贾瑞同时表示,尽管近年来兰州治污工作得到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环境质量逐步得到了改善,但与国家制定的目标、公众的期盼还有差距,需要各方面再接再厉、共同努力。目前,兰州治污正在由政府主导逐渐转向政府引导、全民参与。他希望在政府、企业、市民的共同参与下,全民治污成为下一步环保工作的主导力量。
据了解,环境日期间,兰州市环保局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环保进企业、进社区”系列宣传活动。 白刘黎
海 南 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但存下降隐忧
本报记者孙秀英 通讯员周海燕海口报道 海南省生态环保厅近日发布的《2015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优良,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态势。
《公报》显示,去年海南省河流湖库水质总体优良。94.2%的监测河段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开展监测的18座大中型主要湖库中,15座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城市(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海南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优,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占92.8%。20个主要滨海旅游区近岸海域均保持一、二类海水标准;重点工业区近岸海域水质符合一类海水标准;西沙群岛主要岛屿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均为一类。2015年海南共监测到5次赤潮,累计面积约102平方公里。
《公报》称,海南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昌江核电厂外围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水、潮间带土、生物中放射性检测结果均保持在当地本底水平,未发现异常。全省现有森林319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
2015年海南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良天数比例为97.9%,霸王岭、尖峰岭、五指山等8个主要森林旅游区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远超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全省大气污染物排放中,机动车尾气和城市扬尘占比超过50%,是省内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
但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存下降隐忧。据悉,去年监测到赤潮5次,同时城市内河(湖)水质超八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吉 林 四大水系水质总体良好
本报讯 吉林省近日发布的《2015年吉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5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空气质量方面, 2015年,吉林省9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优良级天数比例在64.0%~86.3%之间,全省平均73.7%,优良天数达到269天。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在55微克/立方米~107微克/立方米之间,全省平均88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在37微克/立方米~66微克/立方米之间,全省平均55微克/立方米。在所有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最高,达76.8%;其次是O3,占14.9%。
水环境方面,2015年,全省20条江河共统计国、省控监测断面75个, 74个监测断面参加了评价。Ⅰ~Ⅲ类水质比例为60.8%,Ⅳ类水质比例为20.3%;Ⅴ类水质比例为5.4%;劣Ⅴ类水质比例为13.5%。松花江干流、图们江干流、鸭绿江干流和辽河干流四大水系水质总体良好。吉林省对12个主要湖泊(水库)的监测显示,松花湖水库、海龙水库和曲家营水库为Ⅱ类水质;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红石水库等9个水库均为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
《公报》显示,2015年,全省主要城市的2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其中,地表水源地17个,地下水源地3个。Ⅰ类水质的水源地1个,Ⅱ类水质的水源地7个,Ⅲ类水质的水源地12个。
2015年,全省实行总量控制的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2014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化学需氧量下降2.53%,氨氮下降3.13%,二氧化硫下降2.5%,氮氧化物下降8.66%。
《公报》显示,全省废水排放量12.77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2.42万吨,氨氮排放量5.14万吨。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36.2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50.17万吨,烟粉尘排放量41.73万吨。 吕俊
福 建 12条河水质优 酸雨频率略降
本报讯 福建省环保厅近日发布的《2015年福建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5年,12条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为优,2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是水、大气、生态全优的省份之一。
《公报》显示,福建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2015年,全省12条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为优,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8.1%,Ⅰ~Ⅲ类水质占比94%,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7.3%;9个设区城市、平潭实验区、14个县级市、43个县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97.3%、76.6%、100%、99.9%。主要湖泊水库Ⅰ~Ⅲ类水质占比66.7%。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占比68.2%,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9.7%。
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方面,2015年,全省23个城市空气质量按GB3095-1996标准评价均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天数占比99.5%。酸雨污染仍较普遍,降水酸度与上年基本持平,酸雨频率略有下降。按GB3095-2012标准评价,9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标准,达标城市比例为100%,达标天数比例平均97.9%。福州、厦门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比分别为96.4%、99.2%,在全国第一阶段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中排名分别为第六、第二。
《公报》还透露,2015年,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优良水平,森林覆盖率为65.95%,继续位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城市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良好,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 林祥聪
云 南 州市政府所在地空气近全优良
本报记者蒋朝晖昆明报道 云南省以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重点,持续加大生态环保力度并取得显著成效,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据了解,2015年,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3%。
据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高正文介绍,近年来,云南省环保工作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以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目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水、大气、土壤、固废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持续加大生态环保力度,不断强化环境监管执法,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环保规划目标任务,全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2015年,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3%,昆明市在全国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名列第八位;16个州市府所在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160个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6%;六大水系主要河流干流出境跨界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全省主要湖泊、水库水质总体良好,2015年与2010年相比,60个开展水质监测的湖库中,水质达标率为76.7%,提高了32.4%;九大高原湖泊水质不断改善,特别是滇池,水质由重度富营养转为中度富营养,营养状态指数由71.04下降为64.47,降幅9.2%,滇池水体中主要污染指标氨氮下降72.8%,总磷下降56.9%,总氮下降46.8%。
南 京 PM2.5和PM10均值降幅均超两成
本报记者徐小怗 实习记者禇方樵 王莎南京报道 江苏省南京市环保局近日发布《2015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显示,2015年南京市环境质量总体稳中有升,其中空气质量较上年有所改善,全市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同比增加45天,达标率为64.4%;水环境质量同比基本持平,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优良;声环境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公报》显示,2015年,南京市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35天,同比增加45天,达标率为64.4%,同比上升12.3个百分点。PM2.5年均值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0%;PM10年均值为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0%;NO2年均值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4%;SO2年均值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0%;CO 年均值为1.0毫克/立方米,同比基本持平,日均值均达标;O3日最大8小时值超标天数50天,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监测水环境断面(点)233个,148个断面水质达到功能类别标准,达标率为63.5%;其中优于Ⅲ类的断面比例为54.1%,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6.7%;监测水环境功能区断面(点)124个,80个断面水质达到功能类别标准,达标率为64.5%,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列入现代化考核的28个断面中,优于Ⅲ类的断面比例为57.1%,与上年持平。
乌鲁木齐 达标天数增加 PM2.5浓度上升
本报通讯员梁海全 记者杨涛利乌鲁木齐报道 乌鲁木齐市近日发布《乌鲁木齐市2015年环境质量公报》及环境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按新标准空气质量指数评价,2015年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38天,达标率上升到65.2%,同比增加29天。
据了解,2015年,乌鲁木齐市投入70亿元实施了14个重点项目,继续加大供热、工业、扬尘、尾气四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米东区等重点区域污染综合治理,实现其与全市环境质量同步改善,大气污染治理实现新突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明显增加。按老标准空气污染指数评价,2015年乌鲁木齐优良天数为313天,同比增加3天。
据悉,去年,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的达标天数虽有所增加,但是6项主要污染物中的PM2.5却呈现上升趋势,PM2.5年均浓度值达66微克/立方米,同比增加了8.2%,比国家PM2.5年均浓度值的二级标准(35微克每立方米)高出近一倍。而其他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均呈现下降和持平状态,其中二氧化硫在“煤改气”的影响下,同比下降了40%。
针对PM2.5年均浓度值不降反升,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监测数据来看,去年采暖期的空气质量对PM2.5浓度上升影响最大。采暖期内,受超强厄尔尼诺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加之机动车尾气等污染物的排放有所增加,拉高了PM2.5的年均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