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公告 > 其他资讯

行业资讯

荒漠化治理彰显绿色“中国梦”

作者:光明日报更新时间:2017-09-12 14:15:56浏览次数:23016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绿色“中国梦”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作为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取得明显成效,沙化土地持续减少、沙区植被不断增加,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逐渐由梦想照进现实。

“中国方案”成为全球样板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它不仅使生态环境恶化,让土地生产力衰弱,威胁江河安全,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沙区人口的贫困化。

一直以来,与沙抗争、与沙相处都是中国沙区人民面对的重要问题。据第五次《中国荒漠化沙化状况公报》显示,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5.93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7.20%,分布在京、津、冀、晋、内蒙古等18个省区市,约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新中国68年的治沙史,堪称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在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下,中国防沙治沙事业成绩斐然,工作涉及法规、科技、工程、监测、政策、国际合作等各个方面。目前中国已经成功遏制了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呈现出沙化土地持续减少、沙区植被不断增加、部分地区生态改善的良好局面。

黄河似弓,沙漠如弦,库布其沙漠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黄河南岸。据内蒙古林业厅厅长牧远介绍,库布其沙漠曾被称为“死亡之海”,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流入泥沙2亿多吨。如今,经过科学治理,茫茫沙海已披上绿装,输入黄河的泥沙不断减少,为黄河安全构造了生态屏障。

放眼全国,防治荒漠化的探索之花在中国大地上到处盛开。甘肃沙区荒漠化和沙化实现面积减少、程度降低的“双减双降”趋势;宁夏沙坡头结束了长久以来“沙逼人退”的困局;新疆在防沙治沙实践中走在了世界前列,摸索出许多成功模式;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塞罕坝由荒原变为万亩林海……

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在会议上感慨地说:“中国为防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

“中国智慧”构建治沙新思路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防治荒漠化是“美丽中国”题中应有之义,汇聚了“中国智慧”。

在防沙治沙工作中,顶层设计至关重要。经过不断探索,中国以政府为主导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规范体系,建立了跨领域、多部门分工的合作机制。由国务院直接部署防沙治沙工作,不定期召开全国防沙治沙会议,并成立了由相关领域的16位院士、专家和学者组成的中国防治荒漠化高级专家顾问组,使重大决策和科学防治上升到最高层面。

一直以来,中国依托科技进行荒漠化防治,并致力于该领域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创造一系列实用治沙技术。草方格沙障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增加沙地表面的粗糙度,削减风力,使之无力携走疏松的沙粒。这样的草方格沙障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能够截留降水,是一项公认的世界奇迹。这种沙障在中国沙漠治理、交通线建设和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世界赞誉为凝聚中国治沙智慧的“中国魔方”。

此外,在工程治沙、化学固沙、生物治沙、综合治沙、机械化治沙等方面,中国也有许多科学发明和创造。由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是世界首台机械化治沙车,已投入使用。喷灌、滴灌、微喷灌和渗灌等高新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的推广,是中国治沙领域的又一项技术创举。

中国取得的治沙成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正是这种全民力量,在中国广袤的沙区上演了一个又一个治沙神话,创造中国治沙史上的种种奇迹,凝聚出沙漠中的“中国力量”。

历史上,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毛乌素沙地沙大风多、十年九旱,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当地形成了全民治沙的氛围,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绿色接力”。目前,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

近年来,新疆坚持治沙与治穷、兴林与富民、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托肉苁蓉、酿酒葡萄、沙棘等沙区特色经济植物开发了一大批沙产业产品,带动了种植、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张建龙认为,全民治沙在为沙漠增绿的同时,培育出林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业以及加工服务业等诸多产业,增强防治的持续发展能力;更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凝聚起一种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铸造了坚韧不拔的民族之魂。


上一篇:大型企业引领垃圾焚烧“装树联”热潮

下一篇:地方持续发布“土十条” 土壤修复市场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