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民众的环保意识和要求逐渐增强。这个阶段的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国家在“新四化”概念基础上的提出“绿色化”,并将其定义为“政治任务”,环保行业发展迎来重要机遇。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大环保投入,对现有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此外,“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保政策的陆续颁布表明了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决心并指出了今后环保工作的方向。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十三五”全社会环保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为达成这一目标,以引导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国家在环保领域大力推行PPP模式。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PPP模式是基础设施主要建设模式之一,但对于中国环保行业,这种PPP项目模式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照搬国外经验面临较多的问题。大多数环保企业面对国内利好的政策形势和待开发的万亿市场,却只能望梅止渴,尽管普遍认为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实惠”却没有真正落到企业中来。
国内环保项目创造的价值较难衡量,环保项目效果往往成为不了决定PPP项目归属、决定项目溢价的因素。
类似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的项目在过去BT、BOT等实践中积累较多经验,向PPP模式转型时,项目定量计算较为容易,价值相对好衡量。而对于一些如空气治理、环境修复等显性价值并不明显的项目,对于地下污水处理厂、综合环境服务、海绵城市等综合性大型投资项目,较难对其进行准确的定量衡量。国外有相对成熟的行业数据积累、操作流程规范和法律道德约束,能够客观而全面的评价环保项目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其评价结果能被政府、投资者所接受,而国内缺乏这样的商业环境和具有公信力的评价体系,使得环保项目的显性价值很难被准确衡量。
环保PPP项目运营周期较长,依赖政府补贴和政府采购,政策性风险较高。
环保PPP项目通常存续时间较长,往往跨越几届政府。政府担心企业逐利,遇到问题可能绑架政府或干脆“撩担子”,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企业对政府在项目期间的兑现承诺充满担忧,政府财政问题和主管官员换届都会对项目造成影响。尤其是乡镇村一级的环保项目,市场潜力较大,这种政策性风险也就越大。住建部为了规避这样的矛盾,在去年底发布《关于请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项目对接工作的函》[建村水函(2015)106号],指定三家国企对接示范县的农村污水工作,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
因此有专家指出,环保行业核心竞争力第一是关系、第二是资金、第三是管理、第四才是技术。环保市场一直存在这种隐形的壁垒,并非一个完全市场行为,许多中小型企业处于较为弱势地位,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创新企业更是难以成长起来。
单一环保项目的价值很难去衡量,但从环保项目以及项目所影响辐射到的整个系统看,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却十分明显。
环境质量的提升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满意感,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招商引资以及环境辐射范围内的土地商业价值提升,例如旅游、农业、商贸、娱乐、房地产开发等。不从单一环保项目来看衡量价值,将环保与其辐射范围内的产业投资联系在一起,环保项目的价值与资产开发项目的价值即能形成利益的统一和互补。
环保PPP项目需要创新商业模式将政府和企业,国家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价值点统一起来,将“Partnership”的内涵扩大些,构建环保项目价值显性化的商业系统。
政府对政绩、增长、税收、就业等社会价值要素敏感,企业对投入产出比、风险管控等商业价值要素敏感,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政府各取所需,政府不用投入资金能解决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问题,尤其是在偏远城市、村镇一级等土地价值本身不甚明显的区域,企业不再去考虑牺牲环保效果降低成本赚钱,将环保效果与其所绑定的资产增值联系在一起,企业会更有积极性的做好项目。政府不用担心企业偷工减料,降低环保项目效果,企业不用担心政府更替和财政问题导致的持续支付障碍,真正做到谁受益谁付费,这时环保行业将进入技术第一,管理第二的时代。对于区域综合环境服务和辐射范围内资源开发捆绑一起的商业模式,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
东方园林于2013年在无锡阳山镇引入“田园综合体”的商业模式,建设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该项目总规划面积6242亩,东方园林投资50亿元并为当地政府提供从前期规划咨询到项目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服务。对于阳山镇政府来说,生态改造资金投入依靠企业,政府仅需做好配合服务,而该项目建成后,阳山镇形成以乡村休闲和文化旅游为核心,带动当地的居民收入、就业和税收。对于东方园林来说,仅开发地产项目风险较高,价值创造并不明显,尤其是在地产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通过整体生态改造和产业运营提升了土地价值,保障企业效益的同时促进了当地发展。这种合作模式产生了双赢的效果。
亿利资源打造的可持续商业治沙模式——库布其模式,是全球首个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亿利资源最早是一家小盐场,为保护盐场开始治理沙漠,通过沙漠治理修复,发现商机—种植具有药用价值的甘蓝开始,就这样业务布局逐渐从传统的沙漠生态环境修复向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生态牧业、金融产业等方向拓展,并创新性的构建了“治沙+发电+种植+养殖+旅游+扶贫”的生态产业模式,为沙漠环境治理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荒漠原本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并无多大价值,甚至还须每年投入防灾救灾资金,而在亿利资源的介入后,政府无需投入太多的资金,就能提高当地牧民收入、增加当地居民就业、吸引外来人口、增加政府税收,同时产出治沙政绩,减轻了防灾抗灾的重担。亿利资源依靠这样的商业模式,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治沙为核心,实现了快速发展。
这种商业模式下,环保企业跨界融合、兼并购将越来越频繁,在纵向、横向上的合作将越来越多。
环保PPP项目的市场争取,不仅仅是企业等着政府想清楚了进行招投标的竞争,还是要企业在前期就帮助政府进行系统的规划策划,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解决环保的问题,不能就环保而谈环保,还须深层次洞察环保项目对当地的价值和影响,把握政府部门的敏感点,构建互利互惠的商业新生态,才能做好中国的环保PPP项目,把握住环保行业发展改革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