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为节能减排注入新的动力。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福建省提出了33条贯彻落实意见,部署安排了134项重点工作;江西省出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出台《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与此同时,去年以来,有关部门选取57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制定印发实施方案,有效开展制度创新和模式探索,实施了一批工程建设,有力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一季度,不同产业增速有快有慢,产业转型升级保持良好势头。“快”的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比第二产业快1.5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装备制造业增长7.7%,分别比工业增速快5个和1.3个百分点。“慢”的是,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放缓,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电力等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7.6%、4.2%、11.5%和1.2%,增速分别回落2.3个、2.7个、3个、2个和2.4个百分点。大多数高耗能产品增速放缓,其中水泥、焦炭、平板玻璃、烧碱等高耗能产品同比下降3.4%、2%、6%和1.2%,分别回落7.4个、1.6个、7.7个和13.2个百分点;乙烯、钢材产量同比增长4.5%、2.5%,分别回落0.8个和2.8个百分点。
三是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在国家一系列节能减排、治理环境污染政策引导下,节能环保产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截至2014年底,节能服务业企业数量、从业人员、产值分别为5125家、56.2万人、2650.4亿元,比上年增长5.6%、10.6%、23%。节能环保重大技术有所突破,部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一些先进成熟的技术纷纷涌现。比如,某环保企业开发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排放标准可低于天然气排放标准,且投资成本大大降低。某企业通过热解技术从煤炭提炼石油和天然气,做到了“多用煤,少烧煤”,实现了清洁高效利用。天津某公司利用发电余热和部分低品位抽汽淡化海水,年生产淡水6570万吨,不仅实现火电生产的淡水零消耗,而且向周边地区供水。
四是生态环保工程加快推进。引导各方面进一步加大有效投资,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强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45亿元,其中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程投资85亿元,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余热余压利用等工程投资52亿元,秸秆综合利用投资16.8亿元。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实施,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27亿元。
五是加快实施模式创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推行排污者通过缴纳或者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以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领域为重点,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专业化、产业化,有力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政府投资引导力度,尽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发挥资金杠杆作用,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支持采用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等方式筹措投资资金。落实《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进一步鼓励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参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充分发挥法律的规制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确保实现约束性目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