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公告 > 平台公告

平台公告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泰兴经济开发区 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的通知

文章录入:tx_admin 更新时间:2019-07-29浏览次数:826

泰委办发〔201950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泰兴经济开发区

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的通知

 

各开发园区,市级机关各部门、各市直单位、驻泰单位:

《关于深入推进泰兴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已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泰兴市委办公室     泰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729        


 

关于深入推进泰兴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

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

 

为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关于开展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6号)、《关于加快全省化工钢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01832号)、《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苏发〔201824号)、《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苏办〔201996号)以及泰州市、泰兴市相关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泰兴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实施期为2019年至2022年)。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和泰州市加快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相关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化工产业“1133”转型升级工程的总体部署,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遵循基础化工向化工新材料升级、化工产业向高附加值应用产业延伸的发展方向,着力调存量、控增量、减总量,调结构、优布局、促规范,抓创新、提门槛、强监管,切实解决产业布局与宏观政策、产业结构与承载能力、产业层次与产出效益的矛盾,不断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创新资源集聚发展的引领区、资源循环利用和集约绿色发展的样板区、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的示范区、智慧管理和智能制造的先行区,努力把泰兴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中国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世界级精细化学品产业基地和国际化特色产业园区。

二、主要目标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着力发展高端产能,至2022年,初步建成以精细化工为支撑、以新材料和健康美丽(医药日化)为主导、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保障的“1+2+X”现代产业体系,化工产业精细化率达到60%,特色竞争优势显著提升。建立化工项目负面清单,坚决不招引非产业链的基础化工项目,长江干流1公里范围内不再新建、扩建化工生产项目。

——绿色安全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污染物收集、污染物处置、清洁能源供应和环境监测监控四个能力明显提升。至2020年,园区大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拆除、搬迁遗留地块达到风险管控要求,危险废物全部安全处置。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和能耗明显下降,化工产业关联度达到70%,初步建成静脉产业园。深入开展化工行业整治,调整优化行业规划布局,大幅压减沿长江干流1公里范围内、完全淘汰规模以下化工生产企业,着力破解重化围江突出问题。全面实施化工区封区管理,企业本质安全度大幅提高,建成国家级智慧化工园区。2022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园区。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实施“5+5”高端项目引领计划和“1+N”科技研发载体建设计划。至2022年,建成投运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0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达5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有效建有率达85%以上,形成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能产业化的研发成果

——承载功能进一步完善。推进区内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安全环保和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建设。至2022年,建成商务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化工品交易平台、生态公用服务岛等公共服务设施,园区形成六横七纵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化工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区内敏感目标全面拆迁到位;建成产业型、生态型和智慧型泰兴港,码头公用化体系基本建成,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000万吨。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

(一)坚持规划引领,调优产业结构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精细化、高端化、循环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着力打造“1+2+X”特色产业体系。“1”:做强做优做大1个支柱产业,即精细化工产业,依托现有基础,重点以氯碱、烯烃为龙头,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发展功能性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特种化学品,至2022年,着力打造千亿级世界精细化学品产业基地。“2”:做专做精做特2个高附加值应用延伸产业,即依托精细化工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健康美丽产业。新材料产业:夯实并拓展现有产业结构基础,着力提升高端树脂、特种橡胶及工程塑料等先进化工材料,提前布局功能高分子材料、智能复合材料等前沿新材料,重点发展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生物医药领域高端功能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至2022年,打造规模超4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健康美丽产业:放大济川药业品牌优势,全力推动济川健康小镇建设,加快医药产业集聚,重点发展现代中成药、新型化学药、高端医药原料药、生物医药等健康医药,培育发展口腔护理、洗涤清洁、美容保健等高附加值日用化学品,至2022年,打造规模达350亿元的健康美丽产业集群。“X”:建设支撑和保障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转化体系、公共配套体系、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特色主题园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2.善产业空间布局。紧紧围绕“1+2+X”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布局产业空间,明确化工产业区、非化工产业区、政务商务中心区和济川健康科技小镇四个区域,配套调整一类、二类、三类工业用地及仓储用地。化工产业区在洋思港以南未开发区域严格退出长江一公里,东边界调至鸿庆路,规划区总面积为27.06km2,建设精细化工园、医药健康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国际合作区。其中,沿江大道以东规划建设医药、日化、新材料等项目。2019年完成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评价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并取得相关批复;完成政务商务中心暨济川健康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国际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及化工区公共管廊、污水系统、生态景观、水环境综合整治、服务业发展、消防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完成精细化工、医药、日化等产业规划修编工作,编制完成静脉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区域环境评价,同时进一步完善开发区道路体系及公共交通、给水工程、供电工程等专项规划。

3.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深化对精细化工产业链形成机理、创新链内在要求、价值链延伸拓展等方面的细分研究,积极打通各个环节的增值通道,加强资源配置、要素供给、政策体系的集成整合,不断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充分发挥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和品牌集聚协同融合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形成产业集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建成一批开放式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双创平台,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高校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力招引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突破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短板,实现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二)坚持创新转型,提升产业层次

1.培大育强骨干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规模经济水平。树立以亩产论英雄导向,深入推进化工企业分类分档管理,深化企业分类分档结果运用,激励规模企业提质增效,倒逼低效企业加快转型。确保每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个,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5家以上,至2022年,培植超百亿元企业3家以上,50亿元企业5家以上,行业隐形冠军企业15家以上。着力在资本高位嫁接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兼并重组工作进程,构建梯次推进、分层培育格局,力争到2022年,新增上市企业3-4家。

2.深入实施改造提升。坚持绿色制造、装备提升、工艺先进的导向,加快推进企业绿色化改造。持续深化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以安全环保、能源消耗、产业政策、单位产出为核心,对所有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评级以及企业综合评价(三评级一评价),特别是长江干流岸线一公里、规模以下、环境敏感区内化工企业。2019年实现所有化工生产企业三评级一评价全覆盖,对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等评价为的化工生产企业立即停产、限期整改,不具备整改条件和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关闭,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D类的企业加快关闭退出。对于现有企业,聘请行业专家开展综合诊断,对照国际先进标准,加快制定改造升级工作方案,全面提升工艺、装备和技术水平,两年内完成一企一策提升工程。推进企业装备智能改造。建立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化改造项目培育库,力争每年培育智能车间2-3个,新增工业机器人10台以上。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中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管理方式的智能化,力争每年新增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1-2家。

3.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禁止新(扩)建农药、医药和染料中间体化工项目,提升项目质量和层次。严格执行、坚决落实沿江干流岸线一公里和区外一律不新(扩)建化工生产项目。紧紧围绕“1+2+X”产业发展方向,锁定现有产业链条的缺失环节、高附加值环节,从安全、环保、技术、投资和用地等方面严格准入门槛,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靶向招商,严格执行项目落户综合评价机制,着力引进发展高端、技术尖端、产品终端的优质项目。坚决不新上非产业链基础化工项目。

4.着力建设创新体系。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紧盯世界化工发展方向,结合园区产业特点,打造“1+N”科技研发中心。加快建设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设立产业政策研究室和公共检测检验、公共保全、公共技术交易、产品展示中心等四个中心。推进催化剂应用前沿技术泰兴中心、新型建筑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和日化产业技术中心等新型产业创新载体建设。规划实施“5+5”引领项目计划,即由5个院士和5个高校校长分别领衔实施引领开发区产业创新发展、提升效益水平的高端项目。探索建设提升企业、带动园区的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转型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每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8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家以上。突出人才首要地位,搭建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平台,确保每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80名以上。积极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加快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价值链,营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环境。

(三)坚持绿色安全发展,提升生态建设水平

1.全面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化工企业废气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无组织废气收集率≥90%;禁止新增使用高污染燃料项目;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建筑工地、码头、物料堆场防尘措施;夯实应急减排措施,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园区空气环境质量达二类区标准。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2020年,建成投运5万吨/日工业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基本完成一企一管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比例≥30%;企业实行严格清污分流,提标改造废水处理设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区域水体综合整治力度,实施区内河生态化改造。开展沿江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确保水质达标排放。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突出抓好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和固废隐患排查问题整改,通过2-3年时间,将历史累积的环境污染问题全面科学处置到位;规范企业拆迁场地污染处置,全面开展场地污染调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并适时修复;建立土壤环境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控体系,防范建设用地新增土壤污染。2019年底,危废焚烧处置能力达到7万吨/年、危废填埋能力达到4万吨/年,建成40万方一般固废填埋场,基本满足园区企业固废处置需求。四是提升环保监管能力。根据江苏省化工园区(整治提升)环境绩效评价体系(苏化治办〔20193号),开展环境绩效评价,委托第三方编制园区环境管理整治提升实施方案,深入实施环境治理工程,到2020年底园区环境绩效评价达到80分以上。突出抓好监管能力提升建设,委托专业机构建设一园一档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增加企业特征污染物名录库系统、危险废物管理系统、化学品管理系统、环境质量监控系统等;按照(苏环办〔201632号)等文件要求,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及时公开环境监测信息、重点企业环境信息、大环境状况评估等信息;加大监管装备投入,配备安全环保监管车辆、VOCs快速检测仪、水质快速测定仪、执法记录仪等技术装备,加强环保监管手段和监管能力建设,确保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和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水体消除黑臭、区外直接受纳水体断面稳定达标,边界监控点大气污染物浓度达标,进一步完善监测监控能力。

2.全面提升安全监管能力。一是严格安全生产管理。督促各类化工企业加强源头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全面提升化工(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扎实开展重点化工(危化品)企业本质安全诊断治理专项行动,建立科学、系统、主动、超前和全面的事故预防体系,确保技术、工艺、设备、人员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安全可控。企业采用的工艺技术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可靠性论证。企业总平面布置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有较大变更的必须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论证。企业必须按规定设计、设置和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实施全流程自动控制改造,引导企业推进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建设,有条件的鼓励创建智能工厂(装置)。企业涉及重大危险源的设施设备与周边重要公共建筑安全距离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坚决淘汰超期服役的高风险化工设备和设施。加强过程安全管理,按照产品、技术、工艺和设备等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的本质安全要求,开展化工生产企业全流程安全诊断,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立即整改。新建和改造的环保设施要经过安全论证,新建项目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率达100%,在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升级率2020年底前达100%,进一步促进企业高质量安全运行。2022年建成一级安全标准化企业2-3家。打造5分钟、5公里消防圈,按照分区建站、联合组队、统筹联防原则,在南、中、北片区建成三个消防站,组建拥有30辆各类消防车和120名专业消防队员的重型化工专业救援编队。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素质的化工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切实提高园区安全监管、污染防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加强专业安全监管队伍能力素质建设,专业监管人员配比不低于在职人员的75%,鼓励安监人员积极参加各类轮训培训,提升专业能力。从化工企业和化工设计单位聘任有关专业专家常驻,进一步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加大监管装备投入,配备安全环保监管车辆、执法记录仪等技术装备,建设一支政治强、水平高、作风硬的安全监管队伍。

3.大力推进循环发展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企业内小循环、企业间中循环、园区内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全面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促进前端清洁生产;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推进废酸、废盐资源化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水、气、地和废弃物处理企业,基本建成静脉产业园,形成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按照控增量、盘存量的原则,切实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低效用地再开发和闲置土地的盘活力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强对重点行业能源统计工作,全面推行工业项目能源评估,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废水、废气、废渣减量化与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

4.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按照安全、开放、智能、融合、创新的目标,打造园区高水平智慧大脑重点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封闭管理、智慧安全、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慧经济、公共服务等业务应用。2020年,实现对企业关键岗位、重点部位实时监控,科学、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建设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重点区域、重要水域监测点位全覆盖;扩建环保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污染物浓度与总量排放的自动化监控;将所有企业水、电、汽、三废实时数据全面纳入监控系统,实现企业能耗、排放和经济数据对标,实现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分阶段、有步骤实施化工核心区封闭管理,有序推进危化品车辆、普通车辆、人员的进出管理。

(四)坚持能级提升,塑造优质载体

1.建设高层次发展平台。加快国家级品牌创建,2019年省级园区考核进入前5名,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2020年度省级园区考核进入前3名,创成国家级智慧园区,2022年前力争创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生态园区。加快国际合作区规划建设,重点开展中日合作示范产业园上争创建,2022年初步建成。建设集仓储、电子商务交易、大宗化工商品信息发布、进出口交易、保税为一体的保税物流园区,2019年完成规划编制并开工建设,2021年初步建成。

2.推进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服务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区内资源,至2022年,先后建成通江路、如泰运河、国际合作区三个生态公用服务岛(含应急避难场所)。构建新型一体化综合能源供给体系,优化布局一体化集成供能基础设施,实现煤、水、电、蒸汽、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和储能、冷、气体等新能源互相补充、协同供应,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按照国家标准GB/T36762-2018《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加快建设化工园区内物料传输的大动脉,建成覆盖全区的公共管廊物流体系,同步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加快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金融、电子商务、生活便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建成产业创新中心、产品展示中心、人才公寓等重点项目。

3.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招引符合园区产业转型发展的优质外资项目和世界500强、化工50强企业,构建专属外资企业入驻的国际合作板块,提高外资企业集聚度,力争每年入驻外资企业5家以上。依托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辐射和带动效应,鼓励和支持区内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实施并购重组,向海外市场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外贸产业示范集群。构建对外开放港口体系,全力打造产业型、生态型和智慧型的泰兴港。加快港口资源的整合,推动业主码头向公共服务型码头转变,对危化品码头实行第三方专业性运营管理,实现港区危化品码头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统筹货种、专业外包的运营管理新模式。2019年建成投运滨江港口27万吨级码头和金燕化学25万吨化工码头。完善海关、海事、边防等查验机构软硬件设施,提升口岸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港口,按照交通干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和“263”专项行动计划安排,对港口码头类岸线全面改造提升,建设港区生态隔离带,促进港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港口,建立完善危化品储罐三维动态监管系统,全面提升港区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和综合保障能力。

4.提升政务服务管理水平。深化全链审批赋权改革,规范有序承接下放的审批职能,促进区内涉企投资审批扁平化、标准化、便利化,实现园内事园内办结。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推进成兴国投、襟江投资等国有公司参与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实、做大国有企业平台。建立健全园区ISO14000环境管理、ISO9000安全管理、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SA8000社会责任管理四大认证体系,全方位营造符合国际惯例、规则的营商环境和园区治理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级层面成立推进泰兴经济开发区化工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成员,负责统筹方案实施。建立市级层面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方案推进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完善方案内容,协调解决遇到的矛盾和困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泰兴经济开发区。

(二)落实责任分工。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是方案实施主体,牵头负责总体方案和具体计划的制定完善和有序实施。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切实落实规划布局、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等各项措施。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优化举措、凝聚合力,推进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工作,确保有序高效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破解要素制约。多举并措化解资源要素瓶颈制约。一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小化工企业关停并转,腾出土地资源、用能空间和环境容量。二是提升准入门槛,提高项目层次,培育更多的重大项目进入省重大项目库,获取要素指标支持。三是内部挖潜,加快企业改造提升,减少排放和能耗,挖掘资源要素潜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四是积极上争,《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指出在搬入地环境容量限度内,搬迁升级项目在不增加能耗和排放总量的前提下作为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审批,原能耗、排放指标减半随企业迁出。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全力上争省、泰州市相关部门,争取把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五是充分利用各类要素交易平台,及时掌握交易信息并根据项目情况进行交易。针对土地空间问题,要加快区域规划环评修编,合理调整化工区域面积;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占补平衡项目,整合资源要素,解决土地指标不足矛盾。针对码头岸线资源问题,要加快码头公用化改造,提升港口综合承载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四)严格督查推进。强化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考核,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对照实施方案分别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目标,具体工作实现项目化推进,建立季度评估、半年巡查、年终考核的制度体系,市党政督查办对政策落实、工作进度和各项目标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督查考核,严格奖惩。

附件:1.相关名词解释

2.泰兴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目标计划表

2019-2022年)

3.泰兴经济开发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要素保障

能力一览表

 


附件1

 

相关名词解释

 

一、江苏省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综合评价是省委省政府推动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发展、规划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基础建设5个方面,评价重点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园区管理的规范性、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完善等方面。

二、泰兴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1133”工程

“1133”工程:一个减少,减少企业数量;一个拉长,拉长产业链条;三个提升,提升工艺装备水平、项目准入门槛和环保能效水平;三个加强,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安全环境监管和执法。

三、“1+2+X”现代产业体系

“1”指做强做优做大1个支柱产业,即精细化工产业;“2”指做专做精做特2个高附加值应用延伸产业,即新材料和健康美丽产业;“X”指建设支撑和保障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转化体系、公共配套体系、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特色主题园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附件2

 

泰兴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目标计划表

2019-2022年)

一、主要指标类

序号

指标

2019

2020

2021

2022

1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省级考核进入前5

省级考核进入前3

省级考核进入前3

创建成功

2

国家级智慧园区

入选示范园区名单

通过验收

上一篇:关于研究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 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

下一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兴市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19 -2021年) 的通知